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解读 / 正文

《杨凌示范区“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发展规划》解读

来源:市场监管局 发布时间:2023-02-03 15:49

《杨凌示范区“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经示范区管委会同意,由示范区市场监管局、示范区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实施。《规划》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等文件,结合杨凌实际,对“十四五”时期全区市场监管领域工作作出系统规划部署。

一、编制背景

《杨凌示范区“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是示范区“十四五”一般专项规划之一,由示范区市场监管局牵头编制,是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后第一个五年规划。编制并实施《杨凌示范区“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关于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重要指示批示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提升质量发展水平、改善社会消费环境、完善现代化市场监管机制意义重大,将为示范区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规划》编制分为前期调研、初稿起草、修改完善、审议报批四个阶段。编制过程中,注重以下六点总体考虑。一是强化政治引领。《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充分吸收中省及总局近年来相关重要会议、文件精神,确保将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落到实处。二是坚持对标对表。对标省市场监管规划和示范区规划纲要,《规划》设置了主要指标表,包括18项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各项指标增速基本上与示范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保持一致,经过了反复论证和测算,既适当超前又留有余地。三是突出项目支撑。《规划》设置了2个专栏共13个工程或平台建设,内容主要涉及到市场监管队伍建设、标准化建设、质量提升等重点领域。四是力求内容全面。围绕市场准入、市场竞争、市场安全、市场消费、质量发展、标准强区、监管机制、监管基础、保障措施等方面单独成章,全面体现市场监管现代化要求。针对机构改革后队伍融合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市场监管文化建设。同时,纳入知识产权等专项规划核心内容,确保规划完整性。五是强调可操作性。坚持从示范区市场监管实际出发,科学合理设置目标指标,找准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提出可操作、可落地的项目和平台建设,为规划实施找准着力点,为市场监管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支撑。六是凝聚各方共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统一,先后开展2轮书面意见征集、召开9次座谈会,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使编制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共谋发展的过程。

二、“十三五”杨凌市场监管主要成效

“十三五”以来,在省级局和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杨凌示范区市场监管创新机制体制、锐意实施改革,市场准入环境更加宽松便捷,市场竞争环境更加公平有序,市场消费环境更加安全放心,质量发展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市场监管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十三五”期末,全区实有市场主体达到2.1万户、每千人拥有企业数84户。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8%。消费品质量平均合格率达到92%。累计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7项,累计新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5项。全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达10件,有效商标注册量5900件、地理标志商标1件。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杨凌市场监管现代化发展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紧扣示范区功能定位和“新四个杨凌”定位,推动杨凌示范区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贯穿“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理念,坚持依法监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创新融合、坚持质量引领、坚持严守底线等5项基本原则,全面提升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奋力谱写杨凌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到2025年,基本建成开放高效、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充满活力、公正法治、安全放心的市场营商环境;形成管理规范、标准引领、质量为本的质量强区体系;形成法治保障、科技支撑、多元共治的市场治理格局;形成区校一体、资源共享、融合发展、保障有力、富裕创新的市场生态环境。在“十四五”基础上,争取到2035年,基本实现全省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十四五”市场监管主要任务

(一)畅通市场准入,激发市场活力。

深化市场准入和产品准入制度改革,优化企业开办网上办理服务平台,深化“多证合一”改革,推进“证照联办”升级。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通过“照后减证”实现“减证便民”。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简化和完善市场主体注销流程,扩大简易注销适用范围,构建便捷有序的市场退出机制。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深化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扩容提质,为“双循环”提供充满活力的载体。到2025年,全区实有市场主体总量2.6万户。

(二)完善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方式。

提出理顺监管机制、强化企业信用监管、深入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创新包容审慎监管理念与制度、打造多元共治市场监管格局等具体举措。构建以信用为基础、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与信用监管等监管方式进一步融合。树立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监管理念,支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各类市场主体健康规范发展。探索实行“包容期”管理,给予市场主体“容错”“试错”的空间,通过行政指导等柔性监管方式,积极引导和督促企业诚信守法经营。

(三)推动平台建设,提高监管效率。

提出推进市场监管智慧平台建设、科学合理界定平台责任、增强市场监管信息化服务能力、提升市场监管信息化水平等具体任务。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空间信息技术等开展智慧监管,打造杨凌示范区市场监管服务“一张网”。以陕西省“十四五”市场监管信息化发展为契机,利用市场监管预测、预警、评估分析应用模型,运用大数据提高市场监管政策和制度精准性,提升“一网通办”信息服务能力,提供一站式市场监管政府服务。

(四)强化安全监管,坚守安全底线。

提出构建权责清晰食品安全责任体系、构建严密高效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食品安全源头治理、加强食品安全过程监管、全面强化药品安全监管、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特种设备监管、加强产品质量监管等具体任务,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作为市场监管首要职责,切实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四五”期间,农产品和食品抽检量保持5批次/千人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和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全区万台特种设备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0.29人以内。

(五)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市场秩序。

提出加强价格监管执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强化消费维权、探索适应新业态特点的监管办法等具体任务,加大市场领域执法力度,有效遏制市场领域违法行为,强化消费维权,加强消费引导,有效解决突出问题,优化消费环境,打造放心、安心、舒心的市场秩序。

(六)加强竞争执法,促进公平竞争。

提出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等具体任务,把促进充分竞争作为构建统一开放市场体系的重要手段,着力夯实高标准市场体系制度基础,统筹规范线上和线下市场营销秩序,统筹传统经济和新经济竞争秩序治理,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实现市场秩序根本好转。

(七)实施标准强区战略,助推高质量发展。

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标准强区战略,夯实质量基础,为新发展格局奠定质量发展基础。“十四五”期间,主导和参与制定的国家和行业标准8项,发布地方标准36,新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3项。到2025年,全区体系认证证书保有量140张,消费品质量平均合格率保持在92%以上。

(八)护航知识产权创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全面提高知识产权创造水平,构建知识产权运用转化服务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能力,完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知识产权服务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到2025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件、有效商标注册量8000件、地理标志商标2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00个。

五、“十四五”市场监管主要工程项目

《规划》确定了理顺新的市场监管机构、职能及工作工程、标准化建设与质量管理项目等13个市场监管“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分为2个专栏,内容主要涉及到市场监管队伍建设、标准化建设、质量提升等重点领域。

六、《规划》的实施保障

《规划》提出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法治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协同合作、明确职责分工、强化督查考核等6个方面的要求,《规划》印发后由示范区市场监管局牵头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做好配合,共同推动规划组织实施。

七、关键词诠释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公开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

四个最严:最严谨标准、最严格监管、最严厉处罚、最严肃问责。


链接:关于印发杨凌示范区“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发展规划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