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万物复苏,是采食野菜的季节。为帮助消费者安全食用野菜,有效防范食用野菜中毒事件发生,杨凌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野生蘑菇、野菜虽可口,采食要谨慎。
陌生野生蘑菇及野菜莫要采,熟悉野菜需留意
谨慎辨识野菜,对于不熟悉的野菜不要采摘,不要轻信民间流传或网络上没有科学依据的野菜识别方法,避免中毒。野菜广泛生长于自然环境中,许多野菜本身就是药用植物,比如野生蘑菇、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等;也有些野菜和有毒植物很相像,如野胡萝卜、野芹菜、苍耳子、曼陀罗、毛茛、天南星、乌头等,这些很容易误采误食。有毒植物的毒性成分复杂,中毒表现主要有恶心、呕吐、流涎、流泪、精神错乱、急性贫血、黄疸、脏器损伤等,严重可致死亡。在采摘熟悉的野菜时,一定注意不要在可能被污染的环境采摘。野生的毒蘑菇与食用菇类外形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无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种类也可能沾染毒性。所以即便食用的是无毒品种的蘑菇,仍然有中毒的危险。
去正规场所购买,处理野菜莫大意
消费者如需购买野菜,应到正规超市或菜市场等地选购新鲜野菜,并保留购物凭证。不要随意采食、出售、购买不熟悉或难以识别、来源不明、异味很重的野菜;不要在路边摊贩或流动摊位购买野菜。为避免储存不当变质,野菜最好现买现吃,不要长时间存放。野菜的食用方式有很多种,可以凉拌、炒、蒸、煮,还可以做馅、做汤等。食用野菜前要择净去腐,充分清洗,部分野菜有微毒,需要经过浸泡、焯水等去毒处理,在炒熟煮(蒸)透后才可食用。
野菜不宜当主菜,特殊人群要注意
野菜主要是尝鲜、品味,建议您不要贪吃。按照现代营养学食物分类,野菜属于蔬菜类,各种药食同源的野菜,具有不同功效。比如,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小蓟具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的功效,多数野菜性凉,特别是苦味野菜,易伤脾胃,食用时应注重食物多样性和膳食平衡。不宜多吃或单一类型大量食用,应根据野菜的不同功效,结合自身体质有选择地适量食用,否则容易起反作用。比如车前草食用过量可能引起抽搐,蒲公英、鱼腥草食用过量可能引起胃寒者胃痛,马齿苋食用过量可能引起低血糖症状。老人、婴幼儿、孕产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等人群,尽量不吃或少吃。食用野菜后如有不适,应及时催吐,并携带剩余野菜和呕吐物就近就医。
合法经营严把关,生产加工须合规
按照相关要求,野菜生产经营者应严把原料关,禁止采购销售无合法来源的食用农产品,严禁生产加工销售有毒野菜。严禁建筑工地、食堂、学校、敬老院、企事业单位食堂加工制作野菜等高风险食品。如发现餐饮单位或市场有违规制售野菜等行为,请及时拨打12345或12315进行举报。